86文学网86wenxue.com

二严点点头,他深吸一口气,踮起脚,小心翼翼地用手握住铜镜的边缘。铜镜转动起来比想象中要顺滑,伴随着极轻微的摩擦声。他按照自己计算出的第一个角度组合,先将铜镜转动到一个刻度,然后调整镜面角度,让反射的手电光斑投射到对面那面指定的石壁上。

光斑在石壁上晃动,然而,石壁上除了他们手电光直接照射到的区域,并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的变化。

“没反应。”廖振山抬头看着,有些失望的摇摇头。

大严并没有气馁,他围着石室又走了一圈,用手敲打其他墙壁,都是实心的,似乎并没有其他更合适的反射目标。

“看来关键还是在那面石壁上。可能是我刚才猜的方位基准不对,或者你的计算方式有偏差。”

“二严,别灰心,再换一种思路,重新算算看!重点是‘仰观’、‘俯察’,可能还涉及观测者的位置……”

二严受到鼓励,再次蹲下身,重新审视那首诗和数字。他尝试以不同的方位作为起点,比如正北为0度,将诗句中的意象与数字进行不同的运算组合,考虑“巡”和“转”可能代表乘法和加法,甚至引入了“仰观”角度可能偏上、“俯察”的概念对角度进行微调。

这一次,他计算的时间更长,更加谨慎。终于,他得出了另一组在他看来更合理的数字序列。

“再试一次!”二严站起身,眼神比刚才坚定了许多。他再次转动铜镜,依据新的计算结果,将镜面调整到一个非常精确的角度。

当铜镜定格,反射的光斑再次落到对面石壁上时,奇迹发生了!

只见那原本看似平整无奇的石壁表面,在特定角度的光线照射下,竟然隐隐浮现出几个不规则分布的小孔!这些小孔极其细微,在正常光线下根本无法察觉,只有在铜镜反射光以特定角度照射时,才能凭借光影的微妙变化显现出来!

“有了!看到了!”廖振山第一个喊出声,激动地指着石壁。

大严和二严也露出了兴奋的笑容。这证明他们的方向是对的!这面铜镜果然是指引的关键,而那首诗和数字,就是解开下一步机关的密码。这些突然出现的小孔,又意味着什么呢?新的谜题,似乎才刚刚开始。

而另一边,陈阳他们依旧在全神贯注地审视着大禹治水图,寻找着那块可能存在的、唯一的“赘余之石”。两边的探索,都进入了最需要耐心、智慧和一点运气的关键时刻。

当二严在铜镜反射光的特定角度照射下,发现对面石壁上浮现出密密麻麻、深浅不一的小孔时,三人都有些茫然。这些小孔杂乱无章,像是石壁天然的风化痕迹,又像是某种无法理解的密码。

“这……这么多孔,哪个才是关键?”二严仰着头,手电光扫过那片区域,只觉得眼花缭乱。

廖振山双手叉腰,眉头紧锁,目光在这些小孔上来回逡巡。他不像二严那样精于计算,也不像大严那样善于逻辑推理,但他有一种近乎野兽般的直觉和对图形、阵法的特殊敏感度,这或许与他家传的一些古老学问有关。

突然,他脑海中仿佛有一道电光闪过!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小孔,其分布规律,隐隐触动了他记忆中某个尘封的角落。

“二严!”廖振山猛地开口,声音带着一丝兴奋,“你去转动镜子!这次不用算了,听我指挥!”

二严和大严都诧异地看向他。二严好奇地问:“廖哥,你看出什么了?”

“别问,先按我说的做!”廖振山目光紧紧盯着石壁,语气不容置疑。

二严虽然疑惑,但还是依言走到石门前,再次握住了那面冰冷的铜镜。

“往左慢慢转……慢点……好,停!”

“稍微往上抬一点镜面……对,就是这样,保持别动!”廖振山一边观察着石壁上光影和小孔的变化,一边快速发出指令。

随着铜镜角度的细微调整,反射的光斑在石壁上移动,那些因光线角度变化而时隐时现的小孔也不断变换着明暗。廖振山的眼睛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,快速过滤着无用的信息。

“再往右一点点……往下压……停!”廖振山突然大喊一声,声音中充满了笃定,“就是这里!手别动,保持这个角度和方向!”

他快步走到那面石壁前,用手电光近距离照射着光斑稳定覆盖的区域。只见在众多浅尝辄止或深不见底的小孔中,有七个小孔显得格外不同——它们的大小完全一致,孔洞边缘圆润光滑,显然是人工精心开凿,而且深度也完全一样,在特定角度的侧光照射下,形成了七个清晰的光点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