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文学网86wenxue.com

大严看着这扇奇特的弧形石门,眉头紧锁:“这门……怎么开?咱们这一路遇到的机关都够要命了,这最后一道门,恐怕更不简单。”

廖振山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灰尘,盯着石门,瓮声瓮气地说道:“管他什么门,总有打开的办法!陈老板他们说不定就在门后面!”

而与此同时,选择了未知通道的陈阳一行人,行进却出乎意料的顺利。他们沿着那条图纸上未曾标注的宽阔通道走了没多久,钱会长就惊喜地发现,前方出现了岔路,而岔路的一条,赫然与牛皮纸地图上的路线重合了!

“太好了!我们绕回来了!”钱会长激动地说道,“看来韩敬北留下的那条密道,是一条捷径,或者说是备用的安全通道,避开了大部分机关!”

果然,他们沿着地图标示的路线前进,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。通道平坦,空气虽然依旧陈腐,但少了那种杀机四伏的紧张感。四人加快脚步,心中重新燃起了找到出口或者发现宝藏的希望。

终于,在手电光的尽头,他们也看到了一扇门。

一扇与廖振山他们遇到的同样的、标准的圆形拱门。拱门由整块巨石雕琢而成,边缘圆润,门板紧闭,上面似乎雕刻着一些难以辨认的符文图案,静静地矗立在通道尽头,仿佛通往另一个世界。

陈阳、钱会长、孙强、劳衫站在圆形的石门前;而通道的另一端,廖振山、大严、二严则站在那扇弧形的石门前。

两拨人,经历了截然不同的路径与艰险,似乎终于要在这韩宅密道的最深处汇合。而这两扇造型奇特、紧闭的石门之后,隐藏的究竟是最终的宝藏,是通往自由的出口,还是……新一轮的未知与挑战?答案,似乎就在下一刻揭晓。

陈阳一行人站在那扇古朴的圆形拱门前,手电光聚焦在门扇上。这扇门并非光洁一片,而是由数十块大小不一、形状各异的青石板拼接而成,构成了一幅巨大的浮雕壁画。

钱会长凑近细看,只见浮雕描绘的是一幅气势恢宏的治水场景:画面中央,一位身材魁梧、头戴斗笠的巨人,正手持耒耜,奋力疏导着汹涌的洪水。他身后跟随着无数民众,凿山开石,垒土筑堤。画面中有咆哮的龙蛇象征水患,有被淹没的民居,也有即将成功的堤坝。

“这是……大禹治水图!”钱会长语气肯定地说道,手指划过浮雕的纹路,“你们看,这是大禹,这是应龙帮他开辟河道,这些是追随他的百姓。这幅图讲述的是大禹带领民众,历经千辛万苦,最终平定洪水的故事。”

孙强也看明白了,他指着石门中央一个不太明显的框架痕迹说道:“钱老,陈老板,你们看这里,这些石板边缘有极细的缝隙,这像是一个巨大的拼图!”

“看来,想要打开这扇门,我们需要将这些石板移动到正确的位置,还原完整的大禹治水图!”

这个发现让众人精神一振。陈阳和钱会长对这段历史传说都极为熟悉,还原图案对他们来说并非难事。然而,当他们仔细观察时,却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。

“不对啊,”陈阳皱起了眉头,“既然是拼图,按理说应该有一块是空白的,作为挪动其他石板的腾挪空间。”

陈阳伸手一指,“可你们看,这整扇门上的石板,虽然缝隙清晰,但每一块都严丝合缝,紧紧嵌在门框里,根本挪动不了分毫!没有活动空间,这拼图怎么玩?”

孙强用力推了推几块看起来可能活动的石板,果然纹丝不动,仿佛它们天生就是门的一部分。他挠着头,一脸困惑:“是啊,这不合常理啊!动都动不了,怎么拼?”

几人陷入了沉思。陈阳盯着那密密麻麻的石板缝隙,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,他想起后世看过的那部天眼小说。

“钱老,强子,”陈阳沉吟着说道,“我好像在一本杂书上看到过一种说法,有些极其高明的机关,看似完整无缺,实则‘藏钥于图’。”

“也就是说,钥匙就藏在图案本身里。你们说,会不会……并不是所有石板都是有用的?会不会其中有一块,其实是可以‘抠’出来的?只有把它取出来,腾出空位,其他的石板才能移动?”

孙强听完,不由眼睛一亮,用力一拍手:“对啊!陈老板,你这思路清奇!很有可能!这设计者真是刁钻,把钥匙做得跟锁眼一模一样!可是……”

他随即又犯了难,目光在复杂的浮雕上扫过,“这每块石板上都雕刻着图案,看起来都是治水图的一部分,哪一块才是那个‘鱼目混珠’的、多余的呢?”

陈阳走近石门,几乎将脸贴了上去,仔细审视着每一块石板的图案细节和雕刻风格。

“既然目的是混淆视听,那么这块多余的石板,其上的图案必然与真正的‘大禹治水’故事核心有所出入,或者雕刻技法、风化程度有极其细微的差别。现在,只能靠我们几个人,用最笨的办法,结合我们对故事的了解,一块一块地仔细找找看了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于是,陈阳、钱会长、孙强,甚至劳衫也加入了进来,四人分工,凭借着手电光,开始对石门上的每一块浮雕石板进行极其细致的排查。

他们需要找出那个可能根本不属于这个故事,或者位置明显错误的“李鬼”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