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文学网86wenxue.com

亲家要上门,程大胡子不觉怎的,只要不是兴师问罪打上门来就成。

他还老调重弹的碎嘴念叨,当年我带着罗三郎千里出奔,他跟着我一口一个哥哥的叫着,现如今得了势了,竟然让我在家等他登门。

还跟我有事要说,他娘的,他能有什么好事?有好事他也想不起我来。

孙氏忙里忙外,又派人去长安书院把两个儿子都叫了回来。

程大胡子的长子和次子在长安书院读了两年书,自小又有孙氏教导,如今知书达理,落得满身的书卷气。

一旦和程大胡子站在一处,任谁都会觉着程大胡子上不得台面。

没办法,程大胡子最风光的时候就是在洛阳的时候,现在当个兵部主事,手底下的人都没他当年的亲兵多。

程大胡子丧气之余,也就拿不出威风来。

…………

孙氏深知丈夫脾性,也不理他的碎碎念,一心只想着怎么把亲家招待好,还准备自己亲自下厨,做上一桌山东菜。

酒必然也要是好酒。

府中有苏毗人送来的西域葡萄酿,但她觉着罗士信肯定喝不惯。

罗士信和丈夫一样,都是山东出来的儿郎,骑得快马,喝的自然也是烈酒,所以崔信送过来的齐郡烧酒就成了首选。

当然了,千万不能让他们喝多了。

丈夫和罗士信两个打闹了这些年,若是席间喝多了,说不定就要掀桌子动手,丈夫皮糙肉厚的挨上几下倒也没什么,别伤着儿子和女婿。

她想的是亲家登门,肯定要带着女儿女婿回来……

…………

“郡公到了。”

前院的管事派人来报的时候,程大胡子正在假模假样的看兵书。

程大胡子虽说少年落魄,可他还真不是目不识丁的粗人,只是在草莽间厮混的久了,染上了一身的臭毛病而已。

后来人总喜欢把仗义每多屠狗辈挂在嘴上,实际上情况则是,草莽中人为了点小利就背信弃义,卖祖求荣的多不胜数。

读书多了也许不都是好处,可不读书你能指望他有多高的道德底线?不读书的人喜欢讲义气,因为他讲不了别的。

程大胡子就喜欢跟人称兄道弟的讲义气,但他和秦琼都是读过书的人,玩起心眼来那些草莽人物就是玩不过他们。

秦琼的玩法是你跟我讲兄弟义气,我就跟你讲大局,你跟我讲大局,那我们就是兄弟,要讲义气,反正你讲不过他。

程大胡子不一样,他就主打一个义气为先,有事兄弟你先上,汝妻子吾养之。

…………

孙氏一把拍掉老程手里的书,拉着他出去迎客。

程大胡子念叨着天这么冷,得多穿点,就是想拖一拖,不想给罗三郎留下一个上赶着的印象。

再说了,每次他去罗府,罗三郎是怎么对他的?出门迎过一次没有?

其实程大胡子要什么脸面?他主要是不很想见罗士信。

明年要去西域,罗士信找他说的八成是这事。

想想去敦煌那一路的风沙,程大胡子就觉着腿软的不行,于是罗士信在他眼里也变得越发的面目可憎了起来。

顶着风往出走了半天,府宅大了就这点不好,出来进去不太方便,每次上衙老程走的都是后门,那边比较近。

这座府邸是他从吐蕃回来赏下来的,平康坊就在内城边上,以前好像是伪唐暂代户部尚书高慎的府邸。

高慎死后空置了几年,因为高慎死的有点惨,不吉利。

程大胡子在吐蕃立下大功,赏功下来最实惠的其实不是什么爵位,而是这处府宅以及城外的庄园。

让程大胡子一下就翻身把歌唱了,长安城中能比这处宅子大的肯定不少,可那都是什么人家?

程大胡子这一家子才几口人?他官职才多大?又没什么家世撑着,能住这么大的一处府宅,也算是长安城中独一份了。

毕竟高慎可是渤海高氏,长安这一支的家主。

…………

还没迎到人,长子程处嗣却派了人急急来报,说罗叔叔是陪着别人过来的,虽不认得,但看着可是贵不可言。

什么贵不可言,其实就是他见向来霸道的罗叔叔在跟人说笑,一副“乖巧”模样,差点眼睛都掉地上,心中有了猜测而已。

程大胡子比儿子反应还快,听了传报就一把拉住孙氏,“完了,皇帝上门了。”

这话要是被李破听见,准定一脚踹过去,都不带犹豫的,什么叫完了?你个混账东西会不会说人话?

孙氏懵了,“啊?”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