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文学网86wenxue.com

“大人息怒,学生并非有意搅乱考场。”

“学子雕刻此物时,心中唯有报答圣君恩师之意,报效朝廷之心,全然没有多想。”

“见太子对学生所刻之物降尊不弃,学生这才想到,倘若今日不严惩学生,将来工试学子必效仿学生,讨好天家。”

“若是将来工试考场上,学子多刻敬献天家之物,届时工试主考不敢擅专评判,更会使学子认为迎合天家便能工试及第。”

微微一顿后。

解缙将脑袋抵在地上,冲朱标朗声道。

“学生斗胆,请陛下严惩。”

“夺去学生工试资格仍是不足,应革去学生工试资格。”

“不仅如此,学生搅乱科举,贡院恣意,此次文试考卷亦当作废。”

“胡言!”李景隆闻言立时质问道:“方才你口口声声说着要报答太上皇恩情,矢志愿为陛下效力,甚至要为太子尽忠。”

“若革去你此次文试资格,你又如何入仕为朝廷效力?”

倒不是李景隆对解缙态度有所改观,起了爱才惜才的心思,不忍见他放弃此次科举。

只是李景隆很明显能看出老朱对这解缙还是有几分欣赏的。

再加上此次科举他父亲李文忠乃是主考官,而他李景隆也是副考官。

即便李景隆没有将解缙招揽为曹国公府门生的想法,可就凭老朱对解缙的看重,与解缙结一份善缘也不是什么坏事。

而听到解缙这话,朱标也是轻声发问道:“李副考方才所言有理,你本心乃是为朝效力,倘若此次科举文试、工试皆革你资格,你又如何入仕?”

“再等上三年即可。”

解缙语气淡淡,温声回道:“学生宁蹉跎三年,也不敢开不好先例。”

“惩学生一人,学生毫无怨言!”

或许是因为先入为主,此时老朱却没感觉出这解缙又当又立。反而认为解缙宁愿再搭上三年时间,也要保证科举规矩完备,还算可用。

甚至就连对解缙怀有怨气的李景隆,此时看向解缙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柔和。

只不过!

朱标却依旧目光冷淡,默默注视着眼前的解缙。

这家伙说的好听,说什么宁愿自己再蹉跎三年时光,也要保证科举纪律严明。

可说到底,文试提前交卷,工试迎合天家,这些都是解缙犯下的错案。

即便是为了约束考场纪律,取消他此次科举的资格,那也是他咎由自取。

而且话说回来!

此次科举解缙并非毫无收获。

最起码他在自己和老朱跟前混了个脸熟,也是让天家记住了他解缙的名字。

纵然是此次科举不中,那下一次科举及第,他也有个不错的前程。

毕竟科举的根本目的乃是取仕,而学子们中第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。

能得天家青睐,今后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,这才是真正他们真正需要的。

“你能有此心,也算忠心可嘉。”

“既如此,便革去你工试资格,后面两场工试你便不需参加。”

“这文试资格却也保留。”

“陛下.....”

“退下吧!”

那解缙原本还想说些什么,可朱标却也不给他机会,说罢便也转身离去。

而等走出贡院,走上御辇。

老朱嘴角微微上扬,冲一旁的朱标笑道:“如何?眼下你也认为这解缙忠心可用?”

“并非如此!”

朱标立即正色反驳道。

待将解缙即便此次科举不能中第,下次科举及第也能有个好前程的盘算转述给老朱后。

老朱表情一怔,这才意识到解缙另有盘算。

“你既觉解缙用心不轨,为何不直接革其功名,还准他继续保留文试资格?”

“如若此次他文试能够及第,岂不是便也要为我大明之臣?”

“有何不妥?”朱标笑容玩味,冲老朱道:“爹您不是还很器重这解缙吗?”

“嗯.....”

见老朱有些尴尬的愣了一下。

朱标随即收起玩笑,缓缓说道:“无论解缙是居心叵测还是他当真是个实在性子,儿子都愿准他为官。”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“那诸多算计虽显得功利了些,可解缙既敢如此,便也能看出此人临危不乱,敢破常规。”

“再者那解缙也算目光长远。”

“其他学子都将科举及第视作头等大事,而解缙的目的却定在站稳朝堂。”

“倘若他果真能这般聪明,那儿子不介意做个愚钝迟缓的皇帝,由着他在朝堂出人头地!”

还是那句话,天下英雄如同过江之鲫,大明朝堂也从来都不缺少天资聪颖之人。

身为帝王,朱标对性格不同的天才也有不同的安置。

倘若解缙能始终如此,卖弄聪明,不受困于常规世俗。

那将来但有新政,差遣于他也算合适。

他的这份聪明也糊弄不过自己,将他的这份聪明用于推行新政,也是不错。

见朱标说话的同时,脸上笑容多了几分从容。

老朱也是明白朱标定然是想要解缙今后在朝堂上的用处。

既是如此,那他自然也就懒得过问。

不多时。

当抵达宫门口时,马车缓缓停下。

不等老朱反问,车外的刘保儿轻声禀报道:“启禀太上皇,启禀陛下。”

“几位大人求见!”

“哦?”

待走向马车,朱标看见兵部主事池广平、工部理政霍景山等七八名官员正立在宫门口,躬身请安。

“诸卿求见,可有要事?”

当听到朱标的声音,池广平几人立时跪在地上。

“臣等自省己身,觉先前于任上大有怠政之实,今求见陛下,特来请罪!”

伴随池广平声音落下,老朱示意马车继续朝皇宫走去,他带着雄英便率先回宫。

而等车驾走远,朱标示意池广平几人起身的同时,一面朝谨身殿的方向走去,一面漫步尽心说道。

“朕倒是没有收到御史台弹劾你几人怠政懒政的奏疏。”

“任上无过,朕如何能降罪?”

“回禀陛下!”池广平闻言赶忙出声。

毕竟他们几人既然下定决心入宫请罪,那便是清楚自己乃是懈怠政事的官员。

因此对于朱标此时的场面话,众人也是一个字都不敢信。

而且!

他们自己来请罪总好过御史台弹劾。

所谓见面三分情,赶到朱标跟前,私下请罪。

朱标念在他们为官多年的份上,纵然罢免他们官职,也多半不会褫夺他们官身。

所以众人也是打定主意,势必要咬定自己确有渎职懈怠之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