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文学网86wenxue.com

【爷爷是要给方状元写信吗?】

朱元璋点了点头,笔尖不停。

没一会儿,就把给方孝孺的最新指令写完了,并拿给朱雄英看。

“咱这样安排,乖孙你认为如何?”

让方孝孺去清查关于耕地争议的旧案。

凡是故意侵吞百姓良田的,全部抓起来,按律赔偿。

凡是趁着战乱,兼并无主田地的,全部让他们把这八年的收成吐出来,重新界定地界,将它们登记造册,当地有驻兵的纳入军田管理,没有驻兵的归于官府打理,先优先分发给老兵伤兵,再优先租给参与征兵登记的家庭,一旦入选便可免税。

【可以啊爷爷,这样一来,那些地主乡绅,想打着朝廷收田,不给大家活路的幌子,煽动百姓抵制田改的理由就没有了。】

相反,百姓们还会成为拥护朝廷的这一方。

朱元璋被夸奖一通,难得非常谦虚地摆了摆手。

“这不是咱的功劳,还多亏乖孙,你一直在咱耳边提,要走百姓的路子,妹子最近也总是给咱说那些,民为重,君为轻的大道理,咱虽是皇帝,是这大明最大的‘地主’,可这江山易改,所以要想国家维持得久,咱老朱家能够千秋万代,还是得靠打理这块土地的百姓满意咱才行。”

朱雄英认为除去千秋万代这个宏大的愿景来说,老朱在这片土地的百姓心目里,算是数得上的好皇帝了。

只是老朱以前到底还是有局限性。

如今格局打开,还是为了百姓好,却知道怎样才能长治久安。

【爷爷,你的进步真大。】

“乖孙,咱听到你这话,怎么感觉你是故意给咱说那些话似的呢?”

朱元璋眼神眯了眯,伸手揉了揉朱雄英那聪明的脑袋瓜子。

以前觉得乖孙天真无邪,现在才察觉到,这孙子不比标儿城府浅。

有时咱都在怀疑,被偷听心声这件事,乖孙到底是几时知晓的?

【被发现了,我确实是故意让爷爷多读书的,哈哈。】

朱雄英揶揄了一句。

还想问问方孝孺这个大明名人的近况如何。

是和历史里记载的一样,不光读书时卷生卷死,办起差事来同样把同僚卷得叫苦不迭。

门口响起急促的脚步声。

“爹爹!”

“父皇,儿臣来迟。”

“无妨,你快看这些。”

朱标又朝着朱雄英打了声招呼,便从朱元璋手里,接过奏疏和请愿书看了起来。

看完后,他疲惫的脸上,顿时露出开怀的笑容。

“松江府改稻为桑,还有让丝绸商户加盟皇家织造这两件事,算是一起办成了。”

虽然朱标知道,技术革新对于织造行业有些怎样的威慑力。

但事情办得如此顺遂,还是出乎了朱标的意料之外。

他还以为要说服那些与沈家竞争的丝绸商,会花费一些时间,让沈家钻了空子,再生波折。

如今看来,这杨缜还是有些本事,不是一无是处,只是私心太重,这种官员不能手握大权。

否则他日必成大患。

“父皇,这个杨缜还挺合适与这些商户打交道。”

“咱也是这么想的,所以想着,等他这件事办成了,给他调到织造局去,让他把江南织造一块给整顿一下。”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