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文学网86wenxue.com

寅时三刻,五凤楼的重檐翘角上还挂着昨夜凝结的霜华,三营精锐披新甲已沿着宫墙肃立,他们甲胄上的寒光与渐起的晨星交相辉映。宫门前的青砖御道被连夜洒扫得光可鉴人,两侧新栽的松柏上系着绛纱宫灯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。

太极殿前,司礼监的官员正在做最后的布置,依古礼陈列各样器物,殿前广场东侧设青铜编钟一架,西陈列玉磬一组,正中丹陛之上,新铸的九鼎在晨曦初露时泛着庄重的青光。鼎身铭文记述大宋开国以来的功业,最新铸就的“定鼎神都”四字犹带金火之气。

殿内,熏香从狻猊香炉中袅袅升起。御座之后,屏风上新绘的山河社稷图墨迹尚新,其上大宋一都四京的诸般形胜尽显,宫城各处门阙都换上了新制的匾额,这些匾额的木质皆选用南阳柏木,不施彩绘,仅以清漆罩面,保留木材本身的纹理。

最引人注目的是贯穿宫城的千步廊,廊柱新漆的朱色在曙光中显得格外温润,廊檐下悬挂的宫灯皆以素绢为面,上书“神都”“光启”等墨字。

在百官候朝的朝房内,礼部特意准备了新焙的阳羡茶,茶香氤氲中,老臣们注意到窗棂上新糊的桑皮纸还带着草木清香,座榻的锦垫绣着简约的云纹,这一切既不违古制,又透着万象更新的气象。

当时辰将至,钟鼓楼传来悠长的报晓声,九重宫门次第开启,青铜门枢转动的声响沉稳有力,仿佛在宣告这座千年古都正在开启新的纪元。

朝阳终于越过龙门山巅,金辉洒满太极殿,钟鼓齐鸣中,文武百官身着崭新朝服,手持象牙笏板,沿御道鱼贯而入。这些历经迁都之劳的臣子们,虽然面带倦容,眼中却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当三声净鞭响彻云霄,山呼万岁之声震撼殿宇。

赵斌也在这山呼声中,缓步出现在太极殿上,十二章纹衮服上的日月星辰图案,在宫灯映照下流光溢彩,龙椅旁的青铜仙鹤香炉中飘起袅袅青烟,整个大殿笼罩在淡淡的檀香气味里。

“陛下临朝!”

随着赵忠一声长喝,文武百官手持象牙笏板,沿玉阶缓步入殿,随着群臣文东武西列立两厢,赵斌缓缓起身,目光扫过殿内群臣。

这一刻,不仅标志着迁都大业的圆满完成,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。

大宋的光启元年,就在这座千年古都中,谱写了崭新的篇章。

赵斌目光缓缓扫过殿内济济一堂的群臣,温和而威仪的微笑在他唇边漾开,沉稳的声音在静谧的大殿中清晰地回荡:“诸卿”,只两个字便让所有人的身形更加挺直,目光更加专注。

“今日,是光启元年的元日。我们立于神都洛阳的新宫,见证的,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年号,更是我大宋一个全新时代的开端。”

赵斌说着略作停顿,随即朗声说道:“开创盛世,必先奠定新基。如今,大金、西夏、西辽、大理、流求、高丽、乌斯藏等广袤疆域,已相继归附我大宋旗下。然而……”

赵斌话音微微一转,带上了一丝凝重,“疆土虽已归一,政令却未能畅通;地图虽已改色,治理却尚存隔阂。各地称谓不一,法度杂陈,此乃治国之梗阻,亦非万民之福。”

赵斌的声音随之扬起,充满了决断的力量:“故而,朕与几位枢臣连日议定,这光启元年的第一道诏令,便是要为我朝这辽阔疆域,重定经制,划野分州!务求使四海之内,政令如臂使指,通达无阻;让普天之下,黎庶无论身处何地,皆能沐浴王化,共享太平!”

赵斌言毕,目光转向侍立一旁的赵忠,微一颔首。

赵忠会意,神色庄重地缓步上前,这老仆并未急于宣旨,而是先整了整衣冠,方从袖中取出一卷明黄绫缎。那绫缎质地厚重,两端玉轴温润,展开时隐约可见祥云暗纹,正是承载着大宋未来疆域格局的《光启定域诏》。

却见赵忠立于御阶之上,面向满朝文武,朗声宣道:“朕绍承天命,统御万方。今寰宇一新,疆理宜定。兹与李纲、赵鼎、张睿、苗德林等诸臣工,参酌古今,考镜得失,裁定天下经制。自今而后,行一都、四京、五府、二十四道之制,务使疆野有分,政令畅通,黎民安泰。”

赵忠的声音清越沉稳,每一个字都清晰地回荡在太极殿中,随着诏书的宣读,一个以神都洛阳为枢轴,辐射四京,统领五府,节制二十四道的庞大帝国疆域,首次完整地呈现在群臣面前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赵忠声音沉稳,将诏书中这“二十四道”的疆域大制徐徐展开,详述其经纬:

“分北京燕京周围区域为八道,其一燕云道治在燕京,为北地核心所在;其二蓟辽道治大定府,乃为连接中原与辽东;其三辽东道治在辽阳府,所为经营大金旧地;其四松漠道治在临潢府,以一道而控扼漠东;其五金源道治在会宁府,乃为镇抚女真各部残余;其六漠南道治在云中府,意为监视草原;第七瀚海道治在镇州,实乃深入漠北之地,以防草原各部生有二心;第八则为朝鲜道治在王京,实统高丽旧地,抚高丽旧民。”

“分西京长安周围为六道,其一关内道治在长安,乃定西北之根本;其二陇右道治在兰州,借金城关之地利,为大军西出之基础;其三为河西道治在凉州,以此地控丝路之咽喉,保商路之通畅;其四为安西道治在高昌,实控天山南路疆域,自唐设都护以来,此地久沐华夏之风,如今正式归附中原,自此再无西域之乱;五为北庭道治在北庭,控天山北路疆域,安西辽各部百姓;六为河中道治在碎叶城,乃如今大宋之边疆,也算是耶律大石送来的意外之喜。”

“东京开封为畿辅之地,分设四道,以图拱卫神都,转输北需。其一为河北道治在大名,凭此道城坚粮足,可为燕云后援;其二河东道治在太原,此地表里山河,又是龙兴之地,凭太行以制四方;其三河南道治在开封,承东接西,维系中原腹地;其四淮北道治在徐州,乃自古兵家必争之地,锁钥南北之冲。”

“分南京建康府周围则与西京一般亦分六道,其一淮南道治在扬州,乃为南北交通之枢纽;其二江南东道治在苏州,乃是东南财赋核心之地,如今大宋财税所出之所,其三为江南西道治在洪州,乃为长江沿岸保障,以免此地再生匪患,其四荆湖道治在江陵,因两湖粮仓而设,统归一道以稳此地民生耕种,其五闽中道治在福州,乃为东南海防所设,同时兼顾海路商贸之便,最后则是岭南道治在广州,乃全南海贸易,渔民之便。”

“此外,特设乌斯藏都护府于逻些,云南经略府于大理,扶桑经略府于难波津,流求经略府于鹿耳门——此四府者,或行羁縻之策,或兴教化之功,或平边海之患。琼管安抚司则仍循旧制,抚慰琼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