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05章 三年的土地所有权 (2 / 2)
86文学网86wenxue.com
林纾的内心,此刻像一位严谨的法医,正在对一具复杂的“尸体”进行解剖。他将银行流水中每一笔补贴的数额和时间,与“幽灵合同”上虚构的土地面积、作物类型进行精确的匹配。
“22万,‘马铃薯种植专项补贴’,对应合同:西郊村北坡荒地200亩。实际情况:抛荒多年的乱石岗。”
“18万,‘节水灌溉设备补贴’,对应合同:东湾村水浇地150亩。实际情况:村民老王家的棉花地,从未见过所谓的节水设备。”
他的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地移动,将每一份证据进行交叉引用和标注。银行流水,是犯罪的“动脉”;伪造的转包合同,是构建骗局的“骨架”;而老王这些真实耕种者的证言和合同,以及那些荒芜土地的现场照片,则是刺穿谎言、无可辩驳的“铁证”。
这些原本孤立的材料,此刻在他的笔下,开始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。它们互相印证,彼此支撑,像无数条细密的丝线,渐渐交织、拧成了一股坚韧的绳索。这条绳索的一端,牢牢地系在国家财政上,另一端,则死死地缠绕在李大壮的脖子上。
一个完整的犯罪闭环,清晰地浮现在林纾的脑海中:
第一步:利用村长身份的便利,以合作社名义,大量圈占、虚报村内及邻村的土地,其中既有无人耕种的荒地,也有早已另有其主的耕地。
第二步:伪造内容模糊的土地转包合同,到管理松懈的乡经管站进行备案,为套取补贴制造“合法”依据。
第三步:以这些虚假的土地为基础,编造各种名目,如购买大型农机、建设高产示范田等,向上级部门申请各类农业补贴。
第四步:补贴款项到账后,迅速通过取现、转账至关联公司等方式,将公款洗白,侵吞入私囊。
至此,李大壮虚报承包面积、伪造农机购买证明,套取国家补贴的犯罪事实,已经不仅仅是“基本清楚”,而是铁证如山,无可辩驳。
深夜,招待所的房间里静得只剩下他自己的呼吸声。
他没有睡,而是重新打开了笔记本电脑,将所有证据的电子版又过了一遍。当他再次审视那份银行流水时,一个不起眼的名字,像一根微小的鱼刺,卡在了他的思绪里——“宏达农机销售有限公司”。
在李大壮合作社的账目上,这家公司是最大的农机供应商。林纾当时只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关联方。但此刻,在深夜的寂静中,他鬼使神差地将这个公司名输入了搜索框,与其他几个村的合作社补贴申请材料进行交叉比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