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文学网86wenxue.com

银行流水。

以及那些从未示人的、真实的转包合同。

林纾的目光再次落到那张关系网上。他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。他必须从外围渗透,找到那些与李大壮签订了“阴阳合同”的转包户。那些合同上,一定有最真实的转包金额和条款,那将是戳破李大壮“低价托管”谎言的第一柄利刃。

而银行流水,则是斩断这条贪腐锁链的最终武器。补贴款项是如何从国家账户流入合作社,又是如何通过各种名目被“合法”地转入李大壮及其亲信的私人账户——这条完整的资金路径,就像蛇的七寸,一旦抓住,便能一击毙命。

这个案子,就像一个被层层烂泥包裹住的洋葱。

林纾掐灭了烟头,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。最初,他只是想查清几台农机的补贴问题,这是洋葱最外面那层干枯的、一撕就破的表皮。而当他剥开它,发现了虚报的土地,就像剥开了洋葱的第一层,呛人的气味开始弥漫。现在,他要去触碰更深层的转包合同和银行流水,那将是更辛辣、更刺激的内核。

他已将所有的实体材料——照片、复印件、手绘的关系图——小心翼翼地收进了行李箱的最底层,用几件换洗衣物盖住。然后,他将所有电子资料备份到一枚毫不起眼的U盘里,与一把钥匙串在一起,放进了贴身的口袋。最后,他才将那个空了的文件夹锁进了招待所房间那把老旧的、一踹就开的抽屉里,像是在完成一个仪式。

他知道,从今天起,他的调查将进入一个全新的、更加危险的阶段。他将不再是与尘封的档案和沉默的土地打交道,而是要直接触碰这个贪腐网络最敏感的神经——金钱。

他计划的第一站,是县农商银行。这是本地最大的涉农银行,几乎所有的惠农资金,包括农机补贴,都是通过这里的账户进行划拨。李大壮的“西郊村农机专业合作社”,账户也必然设在这里。

为了这次行动,他特意换上了一身半旧的灰色夹克,戴上了一副平光眼镜,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一个常年奔波于基层的机关干部,沉稳、严谨,但又不过分引人注目。他从公文包里拿出那份盖着鲜红印章的介绍信,仔细地看了一遍,确认上面的措辞天衣无缝。

上午九点,银行刚开门不久。林纾避开了人流高峰,走进了农商银行的营业大厅。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,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钞票油墨混合的独特气味。他没有去排队窗口,而是径直走向了挂着“行长办公室”牌子的那扇门。

接待他的是一位看上去四十多岁、体态微胖、脸上总是挂着一团和气的男人。他胸前的铭牌写着:王建民,副行长。

“您好,同志,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?”王行长热情地起身,为林纾倒了一杯热茶。

林纾没有寒暄,直接将介绍信和自己的工作证件递了过去,开门见山:“王行长,你好。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惠农资金使用效率的专题调研,需要核查一部分补贴资金的最终流向,确保政策的‘最后一公里’能够真正落地。这是我们的正式文件。”

他的语气平淡,但措辞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官方口吻。“专题调研”、“最终流向”、“最后一公里”,这些词汇精准地敲打在王行长的神经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