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7章 只要利于大明,便是顺应天道! (1 / 2)
86文学网86wenxue.com
这一点,他也百思不得其解。
胡大老爷傲然一笑。
“因为在本官看来,番邦小国,我大明方为天!”
“只要利于大明,便是顺应天道!”
“至于那些蛮夷死活,与本官何干?”
“所以,你对番邦下手,本官不仅不嫌狠辣,反倒怕你太过仁慈!”
听闻此言,道衍猛然起身,激动得满面通红。
“大人,此话当真?”
胡大老爷轻嗤一声:“莫非本官的话还不足信?”
道衍讪讪一笑:“下官失礼了!”
此刻,他已然难掩兴奋。
“大人,若是如此,下官倒有几个先前不便言明的计策!”
紧接着,道衍眉飞色舞地提议——召集大明境内的摸金校尉,前往番邦掘墓盗宝;再派遣绿林好汉劫掠商队、袭扰城镇……
这些法子若用在大明,自是十恶不赦。
但用在番邦小国?不过是让他们领略一番大明的“江湖风情”罢了!
胡大老爷越听越是欣慰。
“好!这些计策甚妙!”
“尽管放手去做!”
“本官全力支持你!”
对于道衍这些“别出心裁”的谋划,胡大老爷极为满意。
若施于大明境内,堪称丧尽天良。
可用在番邦小国身上?
呵,此乃我中华智谋之士的运筹帷幄!
说到底,论起轻视外邦,中原才是行家。
那份刻进骨子里的傲慢,从不将他国当人看待。
让你进贡大明,允你俯首称臣,这在大明眼里,已是莫大的恩典。
何等傲慢?
故而,对胡大老爷与道衍和尚而言,略施手段,根本不足挂齿。
能算计你,反倒是抬举了你。
若非如此,眼下正是大明军威鼎盛之时。
然而,暂时无需动武。
毕竟,打仗耗费银两。
不如先设法攫取利益,同时削弱对手。
待周边番邦被逐步削弱后,再遣天兵压境,顷刻间便可改天换地。
嗯,如此甚好!
这便是胡大老爷的谋划。
想来道衍和尚得了他的指点,定能令诸国乖乖走入这场局。
心满意足地结束这趟衙门之行后,胡大老爷再度沉溺于温柔乡中。
直至宋利登门。
见宋利满脸堆笑,胡大老爷眉梢一挑。
“哟,老宋,笑得这么得意,看来真有好事啊!”
宋利呵呵一笑。
“嘿,果然瞒不过胡爷!”
“您瞧瞧,您的外孙允炆殿下满月宴的请柬!”
“太子殿下亲笔所书,老奴不过是跑腿的罢了!”
望着宋利递来的明黄请柬,胡大老爷先是一愣,随即恍然。
“哦,不知不觉,允炆都满月了!”
“那自然得去一趟!”
“行,你回去复命吧,老夫准时赴宴!”
宋利笑着点头。
“既如此,老奴先行告退,还得去别处送请柬呢!”
说完便转身离去。
望着宋利的背影,胡大老爷摇头轻笑。
这外孙,排场不小啊!
能让宋利亲自送请柬的,绝非寻常人物。
看来,皇家对此次宴席颇为重视。
嗯,于公于私,这宴会都非去不可!
夜幕降临,胡大老爷估算时辰,换上一身便服,带着备好的贺礼,乘马车悠然驶向皇宫。
他出入宫禁如家常便饭,一路畅通无阻,直达灯火辉煌的东宫。
步入正殿时,发现朱元璋等人早已到场,连胡仁彬、安庆公主等人也已入席,宴饮正酣。
朱元璋高坐主位,一眼瞧见胡大老爷踱步而入,立即笑着招手。
“惟庸,快来!你这当外公的,怎么来得这般迟!”
阳光洒进厅堂,胡老爷满面春风地挥了挥手,一路与众人点头致意,信步向内室踱去。
行至朱元璋身侧时,他草草拱了拱手,漫不经心地道了句"参见陛下",随即目光便热切地投向胡馨月和她怀中的小娃娃。
"月儿,这便是允炆?"
"是啊伯父,您快瞧瞧,这可是您的小外孙呢!"胡馨月此刻全无平日太子妃的威严,倒像个向长辈撒娇的小女儿,眼中尽是初为人母的欢喜。
胡老爷毫不拘礼地接过襁褓,细细端详着婴儿的面容。"眉眼倒随你,清秀可人。"他忽然轻笑,"幸好不像他祖父和父亲那般。"
"胡惟庸!你这话是何意?"朱元璋拍案而起,胡子都翘了起来。
胡老爷斜睨他一眼:"你们父子那眉眼,杀气腾腾的。我这外孙生得温润些,看着多舒心。"
朱元璋顿时语塞。他们父子的确生得一副威严相貌,尤其朱标若没那圆润面庞,父子并肩而立,怕是满朝文武都要噤若寒蝉。
见皇帝吃瘪,胡老爷也不再逗弄,将婴孩交还胡馨月,大咧咧地在朱元璋身旁落座。出乎意料,皇帝竟亲自为他斟了杯酒。
"哟,陛下今日这般殷勤,莫非有喜事?"
朱元璋摇头轻叹:"如今能陪朕饮酒畅谈的人,是越来越少了。再过些年月,怕是......"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话未说完,二人俱是默然。生死有命,何况其中不乏被朱元璋亲手处置的旧臣。胡老爷暗自庆幸自己韬光养晦,否则只怕早已命丧黄泉。
他环顾四周,忽见蓝玉也在席间,不由眸光微动。
他猛然记起,蓝玉是朱标正室常氏的舅父,自然与太子关系亲近,出现在此并不意外。
蓝玉察觉到胡大老爷的目光投来,连忙端起酒杯,远远向他敬了一杯。
这场满月宴办得极为热闹,甚至可说是宫中近年来少有的盛况。
胡大老爷一边与众宾客尤其是朱元璋闲谈,一边不时望向胡馨月怀中那个的小娃娃。
瞧着这小家伙咂着嘴、懵懂无知的模样,胡大老爷心中五味杂陈。
命运这东西,真是说不出的奇妙。
自己稀里糊涂的,竟成了朱允炆的外祖父?
要知道,他可是地道的淮西出身,更是开国功臣。
在原本的历史中,朱元璋为了扶朱允炆上位,对淮西权贵大开杀戒,血流成河。
可如今呢?
罢了,想这些作甚。
这小娃娃若能安安稳稳做个藩王,倒也合适。
操心这些有何用?
说不定到时候自己早已不在人世。
即便还活着,那也是听天由命了,何必自寻烦恼?
与其胡思乱想,不如及时行乐。
宴席上宾客尽欢,当然,他们也不敢不欢。
但胡大老爷却注意到,今日的朱雄英似乎有些异样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