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8章 最佳嘴替杜大嘴! (1 / 2)
86文学网86wenxue.com
三月十四下午,我们一行人抵达了青城山下的致远学宫。
学宫依山而建,飞檐斗拱,庄严肃穆,与不远处青城派的道观遥相呼应,堪称蜀州一文一武两大圣地。
其在本朝文坛地位超然,出过数位翰林院学士、封疆大吏,清誉极隆。
镇武司与这等清贵之地素无太多瓜葛,学宫方面也只派了一位姓王的普通博士前来接待,态度不咸不淡,安排我们住进了一处僻静的客院。
我对此乐得清静,正好避开不必要的应酬。
安顿下来后,在学宫内的石板路上,我们迎面遇上了学政李文博。
他正与几位老儒边走边聊,只瞥了我们一眼,转身与他人谈笑风生。
杜清远一见,立刻眼睛放光,整了整衣冠就想凑上去打招呼:“李学……”
我一把拉住他,低声道:“蠢材!李学政是此次辩论的评判之一,众目睽睽之下,你上前套近乎,他岂能理你?避嫌都来不及!”
杜清远委屈道:“可我那套‘白马非马’、‘以子之矛攻子之盾’的法子,都是他教的啊!”
“正因如此,他才更要装作与你不熟。”
我将他拽到一旁,“他在蜀王治下为官,许多话他不能明说。教你辩论之术,是借你之口,传他之意。此事你知我知即可,绝不可再与第三人言,更不能在人前表露你是他的‘门徒’。”
杜清远挠了挠头,恍然大悟:“我明白了,我就是他的嘴替!”
我看着他,意味深长地摇了摇头:“不,从你站上辩论台那一刻起,你代表的是我镇武司的态度,是我的意志。与李学政,须得撇清干系,不能给他惹是非。”
杜清远这才彻底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,郑重地点了点头。
当晚,我们便在学宫客院住下。
李长风悄无声息地在四周查探了一圈,回来后对我微微颔首,示意并无异常,我心中稍安。
……
翌日,三月十五。
天才蒙蒙亮,学宫内便已人声鼎沸。
至善堂内外,挤满了来自蜀州各地的学子,个个神情激动,交头接耳。
当我身着镇武司官服步入会场时,无数道目光聚焦而来,其中夹杂着阵阵嘘声。
蜀王朱麟素有“逍遥王”之称,又喜好风雅,舍得在文人学子身上花钱,在士林中声望颇高。
而镇武司作为武官系统,在这些崇尚“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”的学子眼中,自然是粗鄙不堪。
加之近期对江湖的整顿触及不少与藩府有勾连的利益集团,引来恶感也在意料之中。
我对这些嘘声置若罔闻,径直走向给我安排的席位。
辩论由学宫院长郑玄明亲自主持。
学政李文博作为官方代表,自然被奉为上宾,坐在主评判席上,神色平静。
我的目光扫过二楼,那里有一个精致的包厢。
门口侍立着几名守卫,身着蜀王府侍卫服饰。
我心中冷笑,看来蜀王今日果然亲临,只是不愿轻易现身罢了。
辩论开始前,郑玄明院长却临时起意,走到我面前,拱手笑道:“江大人大驾光临,令我学宫蓬荜生辉。大人虽为武将,然见识不凡,不知可否赏光,屈尊担任今日评判之一?”
这老狐狸,分明是想把我拖下水。
将我置于风口浪尖,甚至可能想借此模糊镇武司不参政事的立场,从而落人口实。
我岂能让他如愿?
我当即起身,客气地回绝:“郑院长厚爱,江某心领。在下一介武夫,于经义辩论实是门外,就不主动献丑了。评判之事,关乎公正,还是请院长与李学政等大贤主持为好。”
我话语谦逊,但姿态却没有半分商量的余地。
郑玄明脸上笑容微微一僵,旋即恢复如常,又寒暄两句,便转身踱回主位。
我坦然落座,能感觉到周遭投来的异样的目光。
有轻视,有疑惑,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。
这正是我要的效果。
置身事外,方能纵观全局!
铛!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