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3章 第二兵团就位,东线反击战! (1 / 2)
86文学网86wenxue.com
司令部外,风雪更烈。
刘秘书轻声道:“姜总,您还真是喜欢这个第十五军啊!”
老爷子凝视着曾军长消失在雪幕中的背影,喃喃道:
“有的人打仗为军功,有的人打仗为了保家卫国——
而15军打仗,是要把‘中国人’三个字刻进历史!”
志愿军的飞行部队开始活跃起来!
朝鲜东线战场上空突然出现大量涂着八一红星的歼五机群。
这些战机以双机编队超低空掠过山谷,利用雷达盲区突袭美军侦察队。
战果斐然!
击落RF-80侦察机12架、F-84战斗轰炸机9架。
志愿军飞行员还发明“云层倒挂战术”——从积云层俯冲攻击后急速拉升,借云幕遮蔽规避追击。
美军第5航空队被迫将东线清川江至元山港空域标注为“死亡走廊”,命令侦察机“未经战斗机群护航禁止进入”。
在战术研讨会上,美军参谋们对志愿军空军的活跃展开争论:
霍华德中校嗤笑:
“中国人最多凑出300架飞机!我们损失30架就能补充100架——空战本质是工业实力的比拼!”
也有人比较谨慎,
情报官戴维森指出:“他们的飞行员击落率正在飙升——平均空战时间从14小时增至50小时,这是可怕的学习速度!”
当有人猜测“中国人要发动大规模反攻”时,全场哄笑。
装甲兵参谋调侃:
“让他们来平原决战吧!我们的潘兴坦克会教他们明白——骑兵冲锋的时代过去了!”
美第24师师长卡尔顿准将擦拭着眼镜片冷静总结:
“先生们,我承认中国人的钟馗和泰山在长津湖撕开过我们的防线。”
“但请注意:他们每损失一辆坦克需要半年补充,而我们只需要一周!”
他敲着桌面强调:
“就算用三辆谢尔曼换一辆泰山坦克——先崩溃的绝对是中国的工业体系!”
李奇微听着参谋们的分析,表面上赞同他们基于“磁性战术”和装备优势的乐观判断。
但内心深处,那种在欧洲战场屡次救他于危难的直觉再次敲响了警钟。
这种不安难以言喻,却无比真实。
李奇微的直觉并非空穴来风。
他虽然认同参谋们对志愿军后勤短板,所谓的“礼拜攻势”!
同样认可己方火力优势的分析,但也深知这支军队的不可预测性和顽强意志。
对志愿军战术的深刻印象,李奇微研究过之前的战例。
深知志愿军极其擅长夜间作战和迂回穿插,他们的进攻有时会打破常规,选择在美军补给线脆弱或精神放松时发动突袭。
这种战术上的灵活性和难以捉摸的特性,使得任何完全依赖固定模式的应对策略都可能存在风险。
尽管此时讨论焦点在东线美军,但李奇微很清楚,整个防线中韩军部队的稳定性是一个巨大的变量。
一旦侧翼的韩军面对志愿军的猛烈冲锋再次出现大面积恐慌和溃退。
其连锁反应可能会破坏整个“磁性战术”的节奏,甚至为志愿军提供突破口。
最终,他只能下达了一道命令,
“东线方面加强构筑工事,不要主动进攻,只要守住……就能等来我军的支援。
支援一到,就是我们彻底绞杀支援军的时候了。”
而在东线……第二兵团正在浩浩荡荡的行军中。
昼伏夜出,飞机掩护,为了掩盖部队的踪迹,一路上还有专门的部队清理他们路上的痕迹。
集中优势兵力。集中兵力形成局部优势,消灭敌有生力量,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原则。
第二兵团足足20万人,抵近横城方向。
作为姜老爷子培育出来的接班人,丁伟对第二兵团各军各师下达了命令:
强调速战速决。
战机稍纵即逝,速决战是围歼敌人的最优办法。
向各部下达战役指示,要求部队立刻由休整状态转入备战状态,进行远距离开进突袭作战,必须抓紧时间迅速查明当面敌人分布、火力配备及工事建设情况。
按预定时间预定地点抵达作战地区,不论在战役上战术上均应将敌分割,集中优势兵力迅速各个歼灭敌人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