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4章 容山县移民小区 (1 / 2)
86文学网86wenxue.com
“刘市长,还请您谅解一下,这本来也不算是什么大事情,我们之间也算是不打不相识。”钱珍赔笑着说道。
现在,他的心中可以说是相当得后悔了。
刘志高看了他一眼,认真考虑了一下钱珍说的话,确实可能会给整个岭北省的银行系统带来麻烦。
“钱行长,那就按照你说的去办,十个亿的资金。”
钱珍连忙说道:“刘市长,您放心,一个月的时间肯定办好,以后但凡是符合政策要求的贷款,我们省行和市行,也绝对会配合玉山市政府的工作,绝不会给玉山市的发展拖后腿。”
他的心中顿时就松了一口气,总算是得到了刘志高的原谅。
这十个亿的金额,也是在刚才和鲁副行长沟通的时候,特意申请过的金额。
刘志高说道:“钱行长,那你这边先回去,我明天上午再去拜访您,然后您再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。”
只要这一笔钱到账,就足以解决玉山市现在面对的大部分的麻烦了。
钱珍说道:“刘市长,明天在省城,我肯定给你摆一桌,到时候在酒桌上,我们再好好的化解一下这次误会,今天我就不打扰你了。”
他的话音落下,便站起身来,打算离开办公室了。
刘志高也不是那种得理不饶人的性格,也主动站起身来,热情的将其送出了办公室。
他看见钱珍离开以后,便立刻让萧志云把王立凤叫了进来。
王立凤看着钱珍离开的身影,心中有些意外,刘市长居然没有亲自把钱行长送出去,莫非钱行长这次过来,见不得光?
她来到办公室,恭敬的说道:“刘市长,您找我有什么吩咐?”
刘志高说道:“你准备一下,明天上午去省城,拜访钱行长。”
王立凤听到这番话,不由得瞪大了双眼,这钱行长不是才刚刚离开吗?
她还第一时间说道:“好的,我现在开始安排。”
钱珍回到省城以后,也是第一时间拨通了总行鲁副行长的电话。
他带着几分感激说道:“鲁行长,真的是太感谢您,愿意给我这次机会了。”
鲁副行长说道:“既然刘志高已经原谅你了,那这件事我就不深究了,以前千万别犯这种低级别的错误,你虽然是正厅级的干部,但也不是谁都惹得起。”
他很清楚,钱珍这次拒绝刘志高,就是不清楚刘志高的背景。
钱珍说道:“鲁行长,有了今天的教训,我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错误了。”
次日上午,刘志高便带着相关人员,前往了省城发展银行。
钱珍这次十分热情的接待了刘志高,两人在办公室里面简单的沟通了半个小时左右,便完成了这一次的贷款审批,签订了贷款协议。
在正事沟通结束以后,钱珍又十分热情的带着刘志高等人,前往了提前准备好的酒店包间,在饭桌上表达出了足够的诚意。
王立凤和萧志云等人,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,彻底都傻眼了。
毕竟,钱珍是正厅级的领导,是手握发展银行的行长,是市长见到都得客气对待的人物。
但是,在玉山市政府有求于他的情况下,居然还对刘市长表现的如此客气,简直打破了他们的心理认知。
在饭局结束以后,钱珍又十分热情的将刘志高送出了酒店。
他看着刘志高离开的车,心中不由得暗道:这一次总算是结束了。
以后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,还是要第一时间弄清楚对方的背景,然后再考虑做出决策。
萧志云恭敬的说道:“领导,没想到您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就解决了1.5亿的资金缺口,这要是让其他副市长知道了,肯定会对您心服口服。”
刘志高笑了笑,并没有回答,萧志云还是太年轻了。
这也是他的优点,跟在自己的身边,没有那些花花肠子,不容易出现违纪违规的行为影响自己。
王立凤坐在后面的车,他的心中是非常的好奇,这一次刘市长从发展银行里面弄到了多少钱?
虽然在饭桌上面一直没说,但是从钱行长的表现来看,绝对不止一个亿这么简单。
在路上的时候,刘志高还特意让肖志云联系了一下胡庆军的秘书,约好了下午汇报一下关于贷款的事情。
毕竟这次涉及10个亿的资金,最终使用权还得让市长拍板签字。
胡庆军原本今天下午还有活动,但是得知刘志高从发展银行回来以后,想要和自己汇报工作,便立刻明白,刘志高这是在发展银行里面搞到钱了,所以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他的邀请,取消了下午的行程安排。
他倒是有几分期待,刘志高给自己准备了多大的惊喜。
下午三点左右,刘志高回到了到了市政府大院。
他甚至都没有回办公室里面休息,就直接来到了市长胡庆军的办公室,简单的汇报了一下关于上午的事情。
胡庆军在听完以后,心中对油脂高的能力可以说是更加的震撼了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十个亿!
这要是让他自己过去的话,估计得做出不少承诺和保证,才能拿到10个亿的资金。
但是,从刘志高的嘴里说出来,竟然是如此的云淡风轻,就仿佛是完成了一件不重要的小事一般。
他开口询问道:“这笔钱你打算怎么规划?”
刘志高说道:“从这笔钱里面拿出一个亿,用来修建体育中心项目,另外还需要一笔资金来完成容山县的移民项目。”
移民项目,是前任市长留下来的另一个烂摊子,原本是有一笔资金通往容山县的嘎洞村,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村落的基础设施,提升他们的医疗和教育水平。
结果,整个项目还没进行一半,就彻底烂尾了。
玉山市政府对此的补救方案,则是让山里面的少数民族搬到县城生活,这才有了移民项目。
毕竟,相比于重新花钱进行投资和完善基础设施,移民项目更有性价比,也能够让嘎洞村的乡亲们,提前过上城里更好的生活。
不管村里和镇上的医疗教育如何完善,那都比不上县里面的资源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