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文学网86wenxue.com

“大人,宫里传了旨意,让大人即刻与相王殿下一同出城,迎接秦楚两国使臣。”

秦国和楚国已到长安。

偏偏还这么巧,同时抵达?

不对劲,大大的不对劲!

从地理位置上来看,楚国出使景国,若不打算走陆地,斜穿靖国草原而过,最好的方式便是乘船。

龙江起源于西北之地,东流入海。

楚国地处神州北境,其南边的国土亦在江边,若乘战船随流至东,于江州着陆,速度自然要比走陆地快上许多。

秦国自西境而来,越梅岭,过潼关,横渡河西平原,方至炎国边境,而后沿着炎国边境而走,遂过迷雾山脉,抵达景国凉州。

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。

无论是地理方位,还是两国行走的速度,秦国和楚国,当不至于在路上相遇。

难道真的就这么巧合,两国使团在长安城外的相遇?

又或者。

秦楚两国亦已结盟,剑指东景?

尽管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,对于景国来说,这亦是一个不太妙的讯号。

秦楚两国若是合力,其威胁更在四国联盟之上!

姜峰也深知事情的严重性,当即说道:“知道了。”

话音刚落,人已消失。

……

姜峰好似自虚空中一步踏出,倏然出现在西城门外。。

“相王殿下。”

相王今日依旧穿着亲王衮冕,在西城门外临时搭建的凉亭内,品茶静候。

对于姜峰的出现,他并不感到惊讶,显然事先就接到了消息。

可他看向姜峰时,眼底还是闪过一抹讶然:“姜大人怎么不骑马?”

“抬脚即到,故而未曾备马。”

姜峰径直走进凉亭,在相王对面跪坐下来,自顾的端起茶壶,给自己也倒了一杯。

相王也没有阻拦,转而对着凉亭外站岗的侍卫喊道:“来人,去给姜大人准备一匹好马。”

“是!”

侍卫领命而去。

相王转头看向对面的姜峰,微笑道:“迎接使臣,该有的礼仪,还是要有的。”

自城门口至国馆,若是走路的话,也太远了些。

总不能其他人都骑着马,就姜峰一个人在大街上跑着吧。

姜峰笑道:“还是殿下想得周到。”

相王放下手里的茶杯,忧心叹道:“想必你也知道了,秦国和楚国,在洛州边境会合,一同前来长安。”

“从各州传来的情报来看,楚国是有意放缓速度,在洛州等候秦国。”

他脸色显得忧心忡忡:“倘若这两国当真联手,则景国危矣。”

不怪相王如此担忧,秦楚两国,单独一国,实力便是不弱于如今的大景。

两国联手,却有剑指大景之意,不得不防啊。

姜峰想了想,沉吟道:“殿下不必忧虑,秦楚两国,与大景并不相连,相比之下,我觉得更应该为此而担心的,是武国。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秦若东进,楚若南下,武国将腹背受敌,纵然武国强大,也未必扛得住两国联手。”

秦武两国的恩怨,自是不必多说。

当年秦国称霸中域,后又被崛起的武国击败,倏而赶出中域,只能无奈西迁。

多年以来,两国征战不断。

老秦人时刻不忘东出函谷,从武国人手里夺回故土。

而楚国当年也跟武国打过战,同样是打输了。

此番秦国若与楚国联手,姜峰觉得,他们合力对付武国的概率,要远高于对付景国。

相王摇头道:“本王又何尝不知?可你想过没有,秦楚两国若是联手伐武,必然要先安抚临近的炎国和靖国。”

“如果在这个时候,秦国大力支持炎国攻景,而楚国又支持靖国南下呢?”

“届时,中土的武国要忙于应付秦楚,无暇关注蜀国,那么蜀国便能彻底放开手脚,专门攻打景国。”

“到那时……三国伐景,南边的旸国定然也会参与进来,景国将四面受敌!”

姜峰面露沉思,脸色也渐渐变得凝重起来。

或许这就是秦楚会合的原因。

可仔细一想,如果秦楚两国当真达成了这样的战略目标,又为何会堂而皇之的在洛州会合呢?

难道他们不怕武国知晓?

自古联手对敌都是偷偷会盟,哪有光明正大给别人看的?

除非……会盟的目的,只是为了施压。

那么,秦楚两国是在给谁施压,答案就不言而喻了。

他们就是要明白的告诉武国,秦楚一旦联手,武国将会面临怎样的危局。

姜峰将自己的猜测告知相王。

可相王还是摇头叹息:“给武国施压,根本不必如此。他们就是做给景国看的。”

姜峰略微沉思,便也明白过来。

或许秦楚私下早就组成联盟,一同对抗武国。

可这么多年过去了,也不见武国丢过半寸国土。

秦楚两国的确是在施压,但他们要针对的是大景!

秦楚就要给景国施加压力,让景国自乱阵脚,从而影响到比武大会的胜负。

姜峰这一刻才恍然明白过来。

原来列国之间的比武,早就开始了!

威即是武,势即是力。

列国相争,自古如此。

既争于台上,也落子台下。

唯有同样强大的国家,才能顶着这股压力,迎难而上,不使国势弱于一分。

轰隆隆!

远方的官道上,忽然烟尘骤起,似有千军万马,于此刻呼啸袭来。

“来了!”

相王倏然起身,亲王衮冕一卷,便是走出凉亭,翻身坐到雪白坐骑之上。

另一边,相王手下的侍卫,也给姜峰牵来一匹枣红战马。

姜峰翻身上马,眸光远眺。

只见官道尽头。

忽然见到两支骑兵,齐头并进。

左边一支,穿着玄色铠甲,背弓挂剑,长枪如林,仅数百人的军队,行走间却犹如千军万马,奔掠杀来,何等的气势雄阔。

一杆玄色战旗,高举于空,一面绣着大大的秦字,一面绣着双翅展开的黑色玄凤,如神凤翱天,煊赫无比!

此乃大秦帝国,凤曜乾坤旗!

右边一支雪色盔甲,寒戟如冰,威风凛凛,军队奔袭之间,宛如雪峰倾塌,洪雪如海啸,急湍狂澜,汹涌而至。

一杆霜色战旗,高扬虚空,一面楚字居中,威烈于世,一面绣着一头高大雪熊,背生双翅,似足踏雪峰,仰天咆哮

此乃大楚帝国,凛雪飞熊旗!

秦楚两国,就此会于长安!

……
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