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文学网86wenxue.com

“夫子,为甚众师兄可以修成浩然正气,我却不得?”

有无法修出浩然正气的弟子黯然问,赵寻安闻言却是戳了戳他胖乎乎的肚皮,笑呵呵地说:

“还用为师言语,可不就是杂思过多,不能引动天地正气承认?”

赵寻安笑得欢快,弟子却差点哭出来:

“弟子杂思虽多但无害人之心,见到孤寡穷苦也是颇多帮衬,为甚就不是好人了?”

其他修行浩然不得的弟子闻言皆是黯然,赵寻安收了笑,认真说:

“谁与你们说,修不出浩然正气就不是好人了?”

见弟子们茫然看,赵寻安指指身旁伺候的弟子之一,沉声说:

“具有浩然正气的定然是正人君子,可不曾具有的也非恶人,即便杂思繁多可只要有向善之心且能付之行动便是好人。”

“莫因他人之言之意误导自己,我赵寻安认定的弟子,又有哪个不是好人?”

听闻赵寻安言语,所有原本黯然的弟子皆是笑,夫子之言便是定论,只要自己向善之心不灭,便是好人!

随赵寻安夫子之名越来越盛,则寿世界统治者越发忌惮,期间多次派人暗杀,便大批军队都有出,却尽数被轻松化解。

赵寻安理念已然传遍天下,原本固若金汤的朝堂利益所在被腐蚀的千疮百孔,人还未曾派出便临阵倒戈的有,反向冲君主下手的也不在少数。

派军的更是滑稽,不是抗命不从便是年数不得到,损耗辎重补给无数,却是尽数与了夫子所在。

更有一府听了传道直接叛国,成了赵寻安周游队伍的护卫,自那以后诸国君主再不敢其他心,知晓赵寻安,已然正式成为,天地间的圣人!

又五年,梁国大旱几乎颗粒无收,饿殍遍野百姓民不聊生,可国主不但不放粮救灾反倒大兴土木强征徭役修建别宫,诸多无有活路百姓不从官府号令,却被大军清扫。

短短月数时间六郡十五地数万百姓被清,梁国民众愤愤之音迭起,其时赵寻安与众追随者正在西海绘制讲学绘图,有梁国弟子讨教该如何做,赵寻安笑着说:

“回不去也不用回,火种早便落下,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”

便如赵寻安所言,半月后起义终究爆发,主导者乃是一个学堂,名唤有间,起义者臂缠白巾,以牧者戾绝斗民求生为口号攻打各处。

期间从者众多,似如野火一般蔓延,各地驻军除少数外大部也是倒戈,只得三月不到便已围困皇城。

梁国国主惊恐,紧忙派出信使强行突围奔赴各国以割地求救,原本津津有味看笑话的各国君主见有好处可捞,立时派出军队入梁国镇压,战火彻底燃遍整个梁国江山。

诸多梁国出身弟子恳请回归,赵寻安允。

因着数百弟子回归,原本被各国权贵联合打压快要被剿灭的起义军势头再次变得凶猛!

诸国联军惊恐发现,许多夫子门徒挥手便能引动天地之力,正是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浩然修士。

看似清瘦的身形却蕴江河之力,并有浩然正气护体刀剑不得伤,奔走似如箭矢,千军万马里,可取将帅首级!

不过最让各国权贵惊恐的还不是浩然修士这般神人存在,而是起义军提出的天下大同理念,便诸多参与镇压的兵卒都开始倒戈。

最终这场因着大旱引起的梁国内乱,却如燎原野火烧遍整个则寿世界!

之后诸国起义此起彼伏,旧秩序不断土崩瓦解,新政权入狱后春笋一般出,但诸多得权者渐渐失了初心,于钱权声色里沦陷,同样化作盘剥他人的寄生虫。

自起义初起赵寻安与所有追随者便在西海定居,诸多起义者队伍以及新势力派人相邀都被拒绝,不过七十二弟子以及三千门徒却是陆续回返自己家乡,化作重铸秩序的一员,与天下大势变化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