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文学网86wenxue.com

“同志们。”

李达康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,却很快稳住了力道。

“今天站在这里,我的心情很复杂。”

"这近一年来,我们共同见证了关安县的蜕变。”

“从贫困县到茶叶之乡,从落后闭塞到充满希望..."

台下的啜泣声愈发清晰,那些被岁月磨硬的肩膀,此刻都微微耸动着。

“我虽然要离开了,但我的心永远和关安在一起。”

李达康的声音渐次洪亮,穿透了会场的低泣:“今后无论我在哪里,都会时刻关注关安的发展。”

这一刻,他褪去了雷厉风行的县长气场,像位即将远行的亲人,用最质朴的话语向故土辞行。

台下骤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,经久不息,那是关安干部们对这位领路人最滚烫的敬意。

新任县委书记赵立新发表就职讲话时,脸上始终挂着温和而沉稳的笑。

这位从市委副秘书长岗位调来的干部,是市委书记郭振华的亲信,此番安排藏着深远考量:既要让关安的发展方向牢牢掌握在可信之人手中,又要延续李达康的规划,不让这片刚焕发生机的土地断了势头。

赵立新先是高度肯定了李达康在关安的工作,话里话外都透着对这位前任的尊重,随即话锋一转,谈起了自己的规划:“关安的茶叶产业是块金字招牌,接下来我们要做的,就是让这块招牌更亮。”

“我计划把茶叶深加工搞起来,让老百姓的腰包更鼓。”

台下掌声再起,不少人暗自点头:这思路既接得住李达康的摊子,又有新盘算,算得上稳妥。

随后发言的新任县长钱明,语气更显利落。这位邻县调来的干部,据说精于经济,是市长徐子敬的人。

“光靠茶叶还不够”。

他推了推眼镜,声音清亮:“关安县的交通现在改善了不少,我打算引进几家农产品加工企业,让产业链活起来。”

“既然李县长铺好了路,那么我们就得把车开得更稳、更快。”

两人的发言虽然风格不同,却都绕不开“延续”二字,这让台下不少担心政策变动的干部松了口气。

会议结束后,赵立新和钱明主动走到李达康面前。

赵立新握着李达康的手,语气诚恳:“李县长,你在关安的心血我们都看在眼里,往后有啥经验,还得请你多指点。”

钱明也跟着点头:“是啊,李县长,有空常回关安看看,亲眼瞧瞧咱们把这里建设得更好。”

李达康笑着应下,没说太多客套话。

他知道,未来的关安终究要靠这两位新主官掌舵,多说无益。

随后众人簇拥着郭振华到楼下,郭振华上车前最后叮嘱道:“达康,乌金那边情况特殊,你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。”

“有啥解决不了的,随时给我打电话。”

李达康点点头,目送郭振华的车子远去。

剩下的时间,李达康被一群老部下围着,说不完的叮嘱,道不尽的不舍。

李达康拍了拍每个人的肩膀,重复着同一句话:“好好干,关安的日子会越来越好。”

直到苏武在一旁轻声提醒“县长,该出发了”,他才拨开人群,上了那辆熟悉的黑色桑塔纳。

车子缓缓驶出县委大院时,李达康从车窗里回头望了一眼,那栋他待了近一年的办公楼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