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文学网86wenxue.com

长安的暮春总是裹着一层挥之不去的湿意,太极宫的琉璃瓦在蒙蒙天光下泛着暗沉的光泽,像极了这座皇城眼下的处境——盛极之后的萧索,纵有残存的华贵,也掩不住骨子里的颓唐。

没人知道那日的太极宫里究竟发生了什么,李亨安插在太上皇居所的眼线,只敢隔着雕花窗户远远窥探。

记:“太上皇晨起沐发,着旧年紫袍,步出殿门亲迎日光,神色未辨喜怒”。

宫人们私下里说,太上皇是怕见这长安的模样——朱雀大街上虽已恢复了些许人烟,却再无当年“春风得意马蹄疾”的喧腾。

曲江池畔的柳丝依旧依依,却再也映不出“稻米流脂粟米白,公私仓廪俱丰实”的盛景。可今日,这位沉寂了七百多个日夜的太上皇,竟主动迎向了那道曾被他亲手遮蔽的阳光。

李隆基虽已年过花甲,鬓角染霜,可那双曾看透盛唐繁华、也历经乱世疮痍的眼眸,此刻却亮得惊人。

“宫墙之下,儿郎已列阵毕。”

“‘天下为公’的大旗,重新立起来了。”

李隆基缓缓抬手,指尖抚过案上一枚刻着“开元通宝”的旧钱——那是他年轻时,与姚崇、宋璟共商国事时,不慎掉落案角的一枚,如今边缘已磨得光滑。

他轻轻叹了口气,带着如释重负的庆幸。

“好,好啊……”

只见太极宫的广场上,黑压压的军阵如磐石般列开,玄色的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,腰间的环刀、背上的长弓,每一件兵器都擦得锃亮。

最引人注目的,是阵前那杆高逾三丈的大旗:旗面是洗得发白的赤红,上面用金线绣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——“天下为公”。

风一吹,大旗猎猎作响,像是在向这座沉寂已久的皇城,宣告着某种力量的回归。

李隆基望着那面大旗,眼眶忽然有些发热。

他想起了年轻时的长安,想起了杨贵妃舞过的《霓裳羽衣曲》,想起了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时,百姓流离失所的哭喊声,回纥人借着助唐平叛的名义,闯入洛阳城烧杀劫掠,竟将千年古都搅得尸横遍野、血流成河。

那些蛮夷骑兵,在洛阳街头纵马狂奔,把大唐百姓的头颅挂在马鞍上炫耀,把宫娥才女掳为奴隶,甚至放火烧了武则天当年亲建的明堂……

“回纥狼子野心,诸蛮蠢蠢欲动,连吐蕃都敢在安西边境寻衅……”

“他们以为,大唐经此一乱,已是风中残烛,可以任他们宰割了?他们忘了,当年五胡乱华,中原大地何等惨烈,这等灾祸,绝不能让它在大唐重演!”

李隆基点了点头,转身走回殿内,案上早已备好笔墨纸砚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