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文学网86wenxue.com

这样一来,时间一长,情况自然就会有所改善。

但是现在问题来了:首先,第二个条件就出了问题。

皇帝——朱载坖确实非常在乎这方面的问题,并且愿意努力改善这些派系结党的情况,这没问题;可是他在位的时间太短了!

短到只有六年时间!

六年,六年虽然不至于说完全产生不了一点变化,那当然不是,肯定是有人渐渐淡化了自己派系的色彩,逐渐向着朱载坖希望的方向靠拢;但是那些顽固的、影响力更大的派系,那恐怕还是远远没有到逐渐解体的地步的。

第二个条件中,有一个点是什么?是皇帝对某种行为的厌恶之情“长长久久”——时间长度,同样是一个关键啊。

但是朱载坖死的太早了!

当然,如果说后继有人,继位之君继承了父辈的遗志和政治态度,继续表达了对这种行为大的深切厌恶,那也就还好——虽然中间可能有些中断,但至少总体上的倾向是不变的,那么,大臣们的整体上的改变也就不至于停止。

可是朱载坖的继承人是个什么情况?朱翊钧,才十岁,幼主登基,是要人辅佐的!

这样的皇帝,即便他不满意这些结党的情况,他又能如何?他什么也做不了。

而通常而言,只要有人辅佐,那么这样的辅佐大臣身边,就一定会结成党羽——而辅佐大臣,也不可能主动去解散自己身边的党羽,因为那将会对他推行自己的政令产生不利影响。

这样一来,还解散什么派系党羽,还消除什么积弊?

这积弊不仅没有消除,反而还迅速加强了!

且不说朱翊钧日后到底是个什么态度,即便等到他亲政的时候,开始持之以恒地表达出自己对这种派系党派的严重不满,那也没有太大用处了——在他不能亲政大臣辅政的这些年,足够让这些派系落地生根,互相深度捆绑……

到时候,想要解散,都几乎不能了。

换言之,就是到了那个时候,连第一个条件也已经不能满足。

所以,这种情况……就会是明朝朝廷开始进入深度党争,为了反对而反对,为了利益而不顾一切,只要进入朝堂,就一定会加入一个党派;而能不能做事儿,也要看党派情况;即便是无心党争只想做实事儿的人,也不可避免地陷入这样的大漩涡中——

因为他不可能不加入党派,而一旦加入党派,只要他的党派出现问题,那么他就位置不保,位置不保,就不可能做事情……

最终,就是恶性循环。

而这个时候,再叠加上边军军饷不足,各种贪污,士卒们拿不到饷银,饥饿寒冷……

完蛋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