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6章 朕要铸造新钱 (2 / 2)
86文学网86wenxue.com
“总之一句话,初铸可劣质!”
“纵观历朝历代,第一次铸币都是这么干的!”
老王说完自己的见解,拱手向杨一笑正式进谏,道:“微臣启奏陛下,我朝首次当铸劣质钱。”
重臣们纷纷点头,都认为老王说的有理,毕竟老王一向负责杨氏的商业,乃是众人之中最了解财货的人物。
“赞同!”
“附议!”
“可行!”
大家个个出声,附和老王进谏。
然而,杨一笑却缓缓的摇了摇头……
他语气郑重道:“在朕看来,不可如此,反而朕认为应该反其道行之,大唐的铸币要比任何旧币都精良。”
“前朝钱币,仍然沿用,新铸之钱,慢慢替换,自古以来都如此,咱们改变不了这个习惯。”
“就比如现在,市面上流通的铜钱非常繁杂,不但有云朝一百多年的铸币,而且还有更前面朝代的遗留。”
“朕有时候给小虎头他们零花的时候,发现一串铜钱之中甚至有着几百年前的隋唐五铢钱……”
“由此让朕意识到,钱币替换是个很漫长的过程,也许要三五百年之后,整个天下才是大唐钱币的天下。”
“而朕,不愿意接受这种情况。”
杨一笑说着,放下手中的羊肉,他缓缓起身,目光闪烁深邃。
“货币之统一,国家之根基,当整个天下全都使用同一个王朝的货币之时,意味着这个王朝的影响会深入到每一个百姓的日常。”
“这是最大的民心,是古往今来任何帝王都渴望达成的壮举。”
“朕也一样,也想达成。”
杨一笑微微吐出一口气,目光看向今日进宫的所有重臣。
他语气明显肃然,有着不容置疑的决断,沉声道:“关于开启铸币这件事,朕不打算采纳大家的谏言,朕有一份思虑良久的全盘计划,现在说给大家听一听其中的章程。”
“首先,钱币命名……”
“朕虽然是开国之帝,但却盼着大唐囊括四海,因这一份雄心壮志,故而朕不沿袭过往朝代的旧历!”
“以前那些皇帝,铸币都用自己年号……”
“朕不学他们,朕要用国号!”
“大唐,通宝!这就是朕给我朝铸钱的命名,以后无论哪一代的子孙都要沿用。”
“诸位应该能听明白吧,朕说的是子孙后代都这么干,无论大唐皇权传承多少代,每一代帝王的铸币都一样。”
“就叫大唐通宝……”
……
杨一笑今天不打算让重臣们参与讨论,因为他要按照后世人的思维定下这件事。
所有,他毫无停滞的继续往下说……
“此前咱们印发过杨氏宝钞,在使用期间发现了诸多问题,比如,小面额没有意义!”
“诸位,纸张不比铜钱,很容易受到磨损啊!”
杨一笑叹了口气,给大家讲解最基本常识:“小面额宝钞流通较快,交易次数一旦多了必然磨损,故而,当初发现小额是个错误。”
“户部这几年的奏疏之中,经常提到相关的问题,比如老百姓手里的宝钞残破,导致交易之时不被人接受,而如果想要拿到衙门兑换新钞,却被告知大唐并没有补发新的宝钞。”
“于是,百姓嚎啕大哭……”
“甚至,回家之后对大唐咒骂!”
“原因很简单,全家苦心积攒的财富消失了,宝钞磨损,让全家受害。”
杨一笑说到这里,忍不住又叹了口气,道:“这不是一两个例子,而是大量的情况存在,当初咱们印发的几百万贯小面额宝钞,现如今已经坑害了很多很多百姓。”
“究其原因,纸张问题,耐磨性无法和铜钱相比,所以宝钞注定了不适合基础流通。”
“但是……”
杨一笑说到这最后这两个字,语气明显加重了许多,郑重道:“小额宝钞有问题,大额宝钞却不是,当交易规模超过一定程度时,宝钞的意义又比铜钱有利太多。”
“因此,朕决定,大唐开启铸币的同时,宝钞也同时开启印发,只不过,这次只印大额的。”
“并且关于宝钞的最大用途,咱们君臣早就已经探讨过很多次,这玩意是莫大的杀招,是掠夺别家势力的手段,因此,宝钞必须继续推行。”
……
【第一更送上,山水继续去写,想必大家看出来了,杨一笑又要玩后世的手段啦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