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文学网86wenxue.com

“他们很多人连个合法身份都没有,我能给他们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,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!”

四万多人的拆迁,是个无比庞大的工程。

如果每个人都索要天价补偿,就算是他李家城也承受不起。

他现在的策略就是“快刀斩乱麻”,用黑帮的暴力震慑住大部分住户,迫使他们在低廉的补偿条件下尽快搬离,同时用雷霆手段镇压少数“刺头”,以期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初步清理,向港府交差,并尽快启动地块的资本运作。

但资金的窟窿,比他想象的更大。

财务总监几乎同时打来了告急电话。

也是缺钱。

原因很简单,拆迁工程分为两期,一期是部分居民接受政府提供的安置房(如石硖尾、蓝田等地),但这需要他支付大笔的安置和过渡费用。

二期则是居民选择现金补偿自行安置,这更是直接的真金白银支出。

财务总监的声音都带着一丝哭腔:“李生,九龙城寨安置项目,它的前期的投入根本就是一个无底洞,我们准备的资金根本无法一下子应对这样庞大的安置计划。”

李家城沉吟半晌,咬牙道:“先从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那边紧急抽调一笔资金过来救急。”

“然后,立刻以九龙城寨这个项目的未来收益和地块权为抵押,向汇丰、渣打申请一笔专项贷款!”

他必须引入外部资金来分担压力,否则这个巨大的包袱会把他活活拖垮。

他现在唯一的指望,就是尽快完成搬迁,然后将九龙城寨遗址打造成为一个带有猎奇色彩的旅游园区,通过门票和衍生品,快速回笼资金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财务总监也知道,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了。

然而,屋漏偏逢连夜雨。

几乎就在他调动资金的同时,一些模糊却极具冲击力的照片和短片,开始在小范围的市民圈子里悄悄流传。

那是所谓“安置房”的影像:偏僻荒凉的地段、墙体上触目惊心的裂缝、渗水发霉的天花板……

虽然画面质量不高,来源神秘,但在当下李家城被媒体捧为“圣人”的背景下,这种巨大的反差效应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。

“咦?李生不是大善人吗?就给街坊安排这种破房子?”

“看来报纸上吹得天花乱坠,都是假的吧?”

“我就说嘛,无奸不商,哪有真的活菩萨。”

质疑和嘲讽的窃窃私语,如同病毒般在茶楼、街市、办公室蔓延开来。

舆论的风向,开始出现了微妙而危险的转变。

李家城脸色铁青,他几乎瞬间就断定,这绝不是偶然!

这是有人精心策划的舆论攻击前奏,是警告,更是下一步致命打击的信号弹。

幕后黑手,除了邵维鼎,不会有第二个人!

“让星岛日报去实地报道,澄清这些谣言。”

李家城迅速做出决策:“我们在新界的两块地,不是有高价买回来的邨屋吗?让星岛日报的记者,过去拍照采访,辟谣那些无良小报的报道。”

他的声音难掩慌乱。

但这一切,仅仅是开始。